柬埔寨求锤得锤! 先得罪了中国,后打泰国的脸,现在好了,中国啥也不做就看着,先让泰国揍你一顿再说,反正泰国也占领不了柬埔寨全境,先打一顿再说。 先说和中国的过节,2020年那出给台湾发经济合作邀请函的戏码,虽然第二天就灰溜溜撤回,但这种“试探底线”的小聪明,在中国这儿根本行不通,更绝的是柬埔寨转头又在南海问题上和越南眉来眼去,试图在油气开发项目里多捞好处。结果呢? 中国直接调整了西哈努克港的免税政策,原本能享受9年免税的企业,现在只能拿4年,每年至少损失2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,这个被称为柬埔寨深圳的经济特区,2023年进出口总额占全国7.13%,免税政策缩水直接让当地招商引资竞争力大打折扣,有企业主私下抱怨,原本计划扩大投资的生产线,现在只能暂时搁置。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,但柬埔寨偏不,这边刚被中国“教训”完,那边又和泰国杠上了,2025年5月28日,两国士兵在柏威夏寺附近交火,柬埔寨一名士兵死亡,按理说边境摩擦常有,但柬埔寨接下来的操作堪称火上浇油,先是否认泰国士兵踩雷受伤的指控,称对方纯属捏造,接着又宣布将4处争议地区提交国际法院裁决,直接把矛盾升级到法律层面。 泰国这边也不含糊,7月23日直接召回大使、驱逐柬埔寨外交官,关闭边境所有口岸,甚至出动F-16战机摧毁柬方两处军事设施,冲突导致泰国13名平民死亡,柬埔寨奥多棉吉省数千家庭被迫疏散,连两所学校都被流弹击中。 柬埔寨为啥这么头铁?说白了还是想在大国间玩平衡,一方面想从美国那里拿点援助,另一方面又舍不得中国的投资,但这种两边讨好的策略,最终只会两边不讨好。 就像西哈努克港,原本是中柬合作的标杆项目,结果因为政策反复,现在企业投资热情大减,有分析人士指出,免税政策调整后,西港特区的企业运营成本平均上升了15%,不少纺织企业开始考虑转移到越南或孟加拉国。 更尴尬的是,柬埔寨在东盟内部的信誉也在透支,泰国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,这次直接撕破脸,不仅关闭边境,还拒绝第三方调解,摆明了要给柬埔寨一个教训,而中国这边,虽然没有直接介入,但通过调整经济政策传递了明确信号,在核心利益问题上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 现在柬埔寨的处境,真是里外不是人了,美国的援助没见到多少,中国的投资却在缩水,和泰国的冲突不仅造成人员伤亡,还影响了边境贸易,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? 这场外交危机也给其他国家提了个醒,在国际关系中,任何挑战底线的行为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,柬埔寨的例子证明,与其在大国间摇摆不定,不如专注于自身发展,务实合作才是长久之计,毕竟像西哈努克港这样的“金饭碗”,一旦摔碎了,再想捡起来可就难了。
评论列表